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历史隽永厚重,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弘扬先烈精神、铭记党的历史、重温红色故事,按照“学好‘四史’、提升‘三力’、争做‘三牛’”主题精神,4月9日,启东市残联组织40名残疾人代表和残联机关党员志愿者,走进果园经济生态区、参观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和陆铁强史料陈列室,开展“同心向党 同行东疆” 活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历史,感悟使命初心。
※学党史国史,传红色精神
首先,东疆行团队在党史知识答题中,开启了红色东疆之旅。在大巴车的行径中,由市残联机关一名志愿者读题目,大家举手答题。答题围绕党史国史展开,引导残疾人朋友和残疾人志愿者,自觉主动学习党史国史,回顾追忆红色思想,有利于提升大家的思想认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立场信念,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特别的答题现场,大家抢答激烈而又秩序井然,在重温党史国史的热烈气氛中,东疆行团队走进第一站果园经济生态区。
※看乡村新貌,念党的恩情
第一站,东疆行团队走进了惠萍镇的果园经济生态区。这里又被家乡的人亲切地称之为“水果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果香人家”的牌匾,修剪齐整的桃树,成片丰茂的梨树,枇杷树……在春风中摇曳着枝条,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在微风中缤纷而落,“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清脆悦耳的鸟鸣啁啾,生机勃勃的乡村气息……到处是一派充满生气、富有活力的乡村振兴图景,无一让我们不感叹党的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给农村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由衷赞叹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发自肺腑地感念党的恩情!
※观红色基地,固崇高信念
第二站,东疆行团队参观了位于海复镇富有红色历史印记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纪念馆。
抗大九分校旧址前身为清末状元、爱国实业家张謇于1920年创建的垦牧高等小学。1942年2月,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一师师部进驻海复镇,同年5月在此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1947年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大式学校——东南中学迁入。古色古香的建筑,“三进两场心”的建筑风格、粟裕将军的半身铜像和甬道上的苔痕、庭院中的树影,无不印证着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成色。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抗大九分校的创立及革命发展历程、纪念馆内的军事训练部、作战指挥室、机要室……一张张图片、一幅幅画面、一件件陈列物展品,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缅怀先辈,对今天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我们定要倍感珍惜!可歌可泣的不朽功绩,奋进豪迈的抗大精神,更应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缅怀革命先烈,遥寄深情哀思
第三站,东疆行团队来到了陆铁强史料陈列室。在这里,大家深情缅怀这位在南通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他英勇无畏的革命斗志、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生动的实景教育活动,让我们寻访先烈足迹,重温先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在家乡这片热土上战斗、耕耘、奋进的先烈、先辈们自豪感叹、肃然起敬!
※持初心而来,守初心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党史,处处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资政育人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的强大力量。
我市残联以建党100周年学党史国史为契机,通过举办“同心向党 同行东疆”活动,引导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歌颂党的辉煌成就,增强绝对忠诚、紧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倡导全体残疾人工作者不忘初心、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把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希望广大残疾人朋友带着决心,带着信心,鼓足干劲,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恩祖国,回报社会。